软件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室(机房)安全预案
为进一步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对高校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的通知》(教办高[2017]353号)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大,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处置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进行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 长:车战斌
成 员:李长林 郭基凤 韩玉民 李东 范毅华 朱彦松
2、职责分工
根据国家、行业及主管部门的法规和规定,实验室(机房)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部门主管应为事故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实验(上机)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本单位其他教师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根据本预案进行适当处置。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延误事故处置,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者,均按失职处理。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纪律者,按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纪律论处。
本单位全体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熟知本预案内容并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3、本预案启动条件
本实验楼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即刻启动。
二、火灾控制与人员疏散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应对突发火情、火灾的意识和能力,保证一旦发生火灾,事发现场及周边人员能及时报警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扑救,有关人员能及时到位,有效地组织对火灾的扑救、人员的疏散、被困人员的营救等,根据我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消防应急预案。
1、灾情报告、报警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于支援。” 发生的火灾较小且可以控制时,现场人员必须通过电话向安全领导小组及部门主管领导报告。当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通过电话(0371-67698007)向学校保卫处、或119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同时通知相邻实验室人员。
本单位教师接到火灾报告后,要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组织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 向公安消防部门和学校保卫处报警时,要准确地说明起火单位:中原工学院西区2号楼、起火房间的所在部位、燃烧物的类别等。报119火警后,报警人员在道路口接应消防车进入现场,公安消防人员到场后,报警人员或着火房间人员及时向公安消防指挥员介绍已了解的火场情况,如火火势、燃烧物品的类别、有无危险物品、有无人员被困等。
2、应急疏散程序
本部门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应根据起火的部位和疏散的路线,在疏散通道楼梯口安排好疏散引导员,引导人员从实验室前后门分别疏散。所有人员都应协助指挥和疏导。 通知楼内人员疏散时应明确表达以下内容:
(1)通报火场信息,稳定待疏散人员的情绪,告诉师生不要恐慌,避免发生慌乱;
(2)分楼层按顺序疏散 疏散顺序:
① 着火层;
② 着火层以上楼层
③ 着火层以下楼层;
(3)指引疏散方向、路线
疏散通道:(可根据所在楼层情况,描述清楚路径) 西区2号楼东西两端的实验室和机房均沿着走廊向向楼中央的楼梯疏散 ,沿楼梯到达1楼后,楼西侧和北侧中间均有安全出入口(如下图 :西区2号楼楼层疏散示意图)




西区2号楼楼层疏散示意图
疏散方向:
1) 若起火点在一楼,则着火层人员向楼西侧单向疏散;二楼以上的人员向一楼楼梯从北侧中间安全出口单向疏散;
2) 若起火点在二楼,则着火层人员向楼中央的楼梯向下单向疏散;三楼以上人员向楼中央的楼梯向下单向疏散;一楼人员向楼西侧安全出口单向疏散;
3) 若着火层在三楼,则着火层人员向楼中央的楼梯向下单向疏散;四楼以上人员向楼中央的楼梯单向疏散;一、二楼人员向楼西侧和北侧中间安全出口疏散;
楼内人员平时都应知晓自己所在位置及遭遇火灾时的疏散路线,了解教学楼的消防应急预案,对突发火灾做好准备。
疏散须知:
① 听从疏散引导人员的指挥;
② 行动迅速而不慌乱;
③ 通过烟雾区域时须用湿毛巾(或湿衣服等)捂住口鼻低姿行进;
④ 已疏散人员在楼外指定地点集合,未接到通知不得自动返回火灾现场。
3、火灾扑救程序
(1)发生火情时 :任课老师及在场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并能安全撤离的情况下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扑救。例如:尽量使用干粉发生有机溶剂小面积着火,可用石棉布、湿抹布覆盖火焰直至扑灭,也可使用灭火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周围的环境,由于灭火器喷发出来的灭火剂具有一定的压力,使用时应避免打翻其它化学试剂,防止火势变大。
(2)发生火灾时 : 现场人员在扑救时不要轻易打开门窗,应切断本实验室的电源、气源,移走钢瓶等压力容器。本部门教师接到火灾警报后应立即到达火灾现场,了解火灾的性质、房间内化学危险品的种类、存量,有无人员被围困等。要有效地组织人员使用灭火器或消防水枪进行灭火。
当火情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通过电话(火警 119 )向公安消防部门和学校保卫部门(037167698007)报警,同时通知相邻实验室人员。
(3)配合公安消防队灭火: 消防队到场后,本单位教师应在公安消防员的指挥下,紧密配合共同灭火。扑灭火灾后,本部门教师应组织人员检查火场是否有新的火险隐患,并配合消防部门查清起火原因,处理好善后工作。
4、烧伤急救处理
(1)基本原则是: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烧伤。身上起火不可惊慌奔跑,以免风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烧伤。
(3)烧伤经过初步处理后,要及时将伤员就近送往校医院或附近医院进一步治疗。
三、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要点:抢救触电者,避免在抢救时发生其它事故。发现触电事故的任何人员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抢救触电者,必要时在场人员要打120求援,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1. 带电操作安全应急预案
(1)操作时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也不可把电器弄湿,若不小心弄湿,应等干燥后再用。
(2)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分析漏电的程度,如果较为严重,在切断电源后,马上通知学校后勤电工处置,并指挥学生离开现场。
2.触电解脱方法
(1)切断电源。
(2)若一时无法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
(3)用绝缘工具切断带电导线。
(4)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身体裸露部位。
(5)尽量避免触电者解脱后摔倒受伤。
* 注意:以上办法仅适用于220V电压触电的抢救。高压触电应及时通知学校供电部门(电话:037167698045),采用相应的紧急措施,以免发生新的事故。
3.现场急救方法
(1)触电者神智清醒,让其就地休息。
(2)触电者呼吸、心跳尚存、神智不清,应仰卧,周围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3)触电者呼吸停止,则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维持血液循环;若呼吸、心脏全停,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
* 注意:现场抢救不能轻易中止抢救,要坚持到医务人员到场后接替抢救。
(4)触电事故发生后,单位应立即在现场设臵警戒线,维护抢救现场的正常秩序,警戒人员应当引导医务人员快速进入事故现场。
(5)事故现场警戒线必须待医务人员将触电者带离现场赴医院救治,事故调查和排险抢修工作完毕,现场已无事故隐患时,方可解除。
四、突发停电、停水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要点 :维护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停电停水后,本单位教师应及时通知各实验室检查开关和水龙头是否关闭。
2.必要时关闭实验室内电闸,或者关闭楼层总电闸;
3.必要时可关闭实验楼总供水阀;
4.实验室发生水灾时,应第一时间关闭水阀,并组织人员进行积水清除,防止祸及其它实验室,造成更大损失。
五、突发水警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措施要点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认真检查供水供暖设备,一旦发现水警情况,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措施。
1. 若发现水暖设备有滴水现象,但情况并不严重,及时与后勤处联系。
2. 若发现水暖设备滴水现象较为严重,立即切断实验室电源,并及时与后勤处联系。
3. 如发现有严重水情时,立即切断实验室电源,设法排水,设法用容器及塑料布保护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的安全。同时立即上报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和后勤。
4. 对无法控制的严重水情,要立即报警。同时立即上报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和后勤。
六、突发其他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被盗事件任课老师、实验工作人员应保护现场,报告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部门领导和学校保卫处。
发生地震时,任课老师、实验工作人员应引导人员从实验室前后门分别疏散。所有教工人员都应协助指挥和疏导。 稳定待疏散人员的情绪,告诉师生不要恐慌,避免发生事故;
发生人员情绪突发情况,以及因此引发的事件,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软件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安全联络员:范毅华 67698090
校内110报警:67698007
西区校医务室:67698070
西区后勤维修:67698045
火警电话:119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